2005年12月7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四版:民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谁愿接下爱心助学棒
本报记者 朱乔夫

  “你能帮助我找一个接班的人吗?如果找不到,我就只能硬撑下去了。”这是杭州一家材料公司的小宋对记者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2003年夏天与丈夫回淳安老家探亲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天性善良的女人就寝食不安了,因为她遇到了一个贫困又有出息的农家孩子。
  那是聊家常时,婆婆说起村里的张小强(化名)考上浙江大学了,一家子正为学费的事发愁。
  第二天,小宋即要求丈夫带她去看看那个孩子。她告诉记者,当时就已经在反问自己了:“难道能这样看着这个即将要跨入大学的孩子眼巴巴地将一生耽误在深山老林里?”

  每月资助500元
  这是一个真正生活在贫困当中的孩子。早在张小强7个月的时候,他父母就离婚了。之后,父亲疯了,母亲跟随当地的戏班子做杂活养家。由于母亲天南地北的很少回家,小强就随外婆一起生活。从小到大,张小强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在2003年的高考中,张小强考了640分的高分,被浙江大学录取。
  小宋了解了张小强的状况后,心里非常难受,她打定主意要帮小强。
  当时杭州正在搞利群阳光助学活动,小宋便让张小强向该活动组织部门提出了助学请求,但未成功。
  天无绝人之路,浙江大学的学费贷款行动,暂时解决了孩子无法上学的难题。得知这一消息后,张小强和小宋都非常高兴。对于张小强来说,终于能上大学了,留下来的生活问题,他自认为可以熬得过去。对小宋来讲,高兴的是这个消息终于解除了她几个星期来的烦恼,因为对于每个月只有1000元工资、200元贡献奖和50元全勤奖的小宋来说,即使有心,也根本无法承担张小强4年的大学学费。更何况,丈夫的工资也不到2000元,还要抚养一个小孩,生活本来就不宽裕。这个消息让小宋决定:每月资助张小强500元。
  生活陷入困境
  2003年9月开学到现在,她对张小强每月500元的资助从未间断过,有时,甚至是800元或者1000元,她还给张小强买过自行车。
  记者问小宋:“你全部的收入每个月最多只有1250元,丈夫工资也不高,你不间断地资助小强,对你的生活影响不是太大了吗?”
    “是啊,我自己平时工资就这么点,我就省吃俭用省下这500元来,我的朋友都说我傻,但我不资助他,他就没办法再读下去了。”
  其实,小宋也想过减少对张小强的资助,但善良的她总是觉得一旦减掉两三百元的生活费,会对张小强的生活和学业带来影响。她说,她自己倒不在乎生活苦一点,因为以前在农村,不知道要比现在苦多少倍,还不是照样过来了。
  “孩子问题也不大,衣服都是朋友孩子穿过的,幼儿园的费用是每个月350元,我们每天在食堂吃饭,所以还过得去。”小宋说。
  但是,现在麻烦来了。由于小宋家买了一套新房,是按揭的,因此生活立即陷入了困境。她告诉记者,丈夫的工资全部拿来还按揭了,余下的就是自己的1250元了。除了500元资助张小强,还要支付350元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剩下的就只有大约400元了,生活已经很难支撑下去。
  希望有人续献爱心
  因此,小宋想跟张小强谈谈,是否能够将资助的金额减少到200元。小宋说:“一则,如果家里能增加300元的生活费,生活就相对好一点;二则,张小强已经是大三学生了,应该有相应的社会活动能力,可以勤工俭学自己赚一点,这样,就比较两全其美了。”
  然而,小宋又担心,一旦和张小强说了,对他是否会是一种压力呢?后来,小宋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希望能够找一个或几个有能力的人,每个月能够资助张小强300元左右的生活费,让他顺利完成学业,也缓解了她家目前的困难。
  有意资助张小强、帮富有爱心的小宋走出目前困境的读者,可以拨打本报电话:0571-85212130。